
游戏成瘾在医学上被称为“游戏障碍”。 2019年,世界卫生组织将“游戏成瘾”纳入国际疾病分类。从“玩一会儿”到“无法控制”,游戏成瘾不仅是行为问题,也是对公共卫生的挑战,威胁青少年的身心健康。
中南大学西王医院最新研究发现,对于大脑处于关键发育期的青少年来说,海量信息会导致认知保健,甚至影响未成年人对世界、社会、人际关系的适龄能力。
记者在全国多家医院门诊调查发现,因游戏障碍寻求治疗的青少年将持续增加。中南大学西王医院精神卫生中心网络游戏成瘾门诊一天下午,就有15名患者前来就诊。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因为孩子沉迷于手机游戏而产生严重的冲突。
家长不知道是什么原因,无奈又极度焦虑,孩子以为自己只是爱玩游戏,没有心理问题。
为什么游戏会让人上瘾?博士介绍,从游戏内容到玩法设计再到反馈,游戏通过一整套“诱惑-刺激-异常快乐-反馈”机制来吸引和控制玩家。
中南大学西王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副研究员董慧干表示,未成年人的前额叶尚未发育完全,他们很难驾驭这种新鲜、好玩、短暂、刺激的刺激,所以很容易加入游戏。
目前,游戏障碍相当普遍,这也是很多孩子厌学甚至跌倒的原因。到学校。中南大学西王医院门诊招募了游戏障碍患者,并将其与健康同龄人进行比较,结果发现:
患有游戏障碍的人通常会感到更高程度的焦虑和悲伤。
患有游戏障碍的人的大脑功能有缺陷,例如近期记忆和冲动控制。
医生告诉记者,在就医的情况下,很多孩子因为缺乏安全感,会利用网络游戏作为宣泄情绪的宣泄口。在诊所,记者见到了李女士。她的儿子还不到11岁,学习成绩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。
今年,因为父母的关系,孩子不想去上学。她每天玩游戏到凌晨5点,白天在家准备睡觉,睡觉后继续玩到下午。不仅白天和黑夜颠倒了,而且他每周还要上两天左右的学校。k.当李女士玩手机的时候,孩子就会打别人,最严重的情况下,他还会用刀砍死他。
医院给李女士进行了两个月的药物和家庭治疗。在意识到自己的感情对儿子产生了负面影响后,李先生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,帮助儿子治疗游戏成瘾。目前,孩子玩游戏的时间明显减少,攻击行为也有所改善。
董惠茜用心理学说“孩子是为了家庭而生病”。孩子的问题确实反映了家庭的问题。当家庭问题解决了,孩子就不需要生病来引起父母的关注,家庭结构也会更加稳定。
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调查显示,孩子沉迷游戏也与亲子关系有关。亲子关系越差,孩子就越容易沉迷网络游戏。康维反之,关系越好的父母,孩子就越容易沉迷于网络游戏。
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儿童研究所所长孙红艳表示,良好的亲子关系胜过良好的教育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家长要构建“亲密、体贴”的亲子关系,给孩子一点空间。互联网时代,未成年人经常使用很多产品来操控父母。父母也应该多向孩子学习,这样同一代人才能在一起。
那么,当孩子沉迷手机时,家长应该怎么办呢?
医生建议青少年不要提前接触手机。此外,与其严格限制使用手机的时间,不如家庭共同努力,推广一套青少年愿意遵守的手机使用政策。
在家庭中,由于种种原因手机引发的冲突的同时,我们也应该看到手机背后孩子们的深层需求。对于沉迷于游戏和短视频的孩子来说,最重要的是让他们的线下生活比线上更精彩。父母应尽力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,让孩子有很多同龄的朋友,定期与孩子进行至少一项亲子活动。
此外,孙红艳表示,很多研究发现,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孩子往往会出现强烈的焦虑和悲伤情绪。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非常恐惧社交并且缺乏社交技能。他们不会加强与他人的互动。因此,学校和家庭应该多教孩子这方面的技能,告诉他们如何与人相处,如何与陌生人打招呼,如何开始话题,给孩子进行一些训练。
▌本文来源: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(ID:CCTVNewSCenter)
普罗制作人/王源 主编/张志达
央视记者/高磊 吴文谦 付雷 魏邦君 李军
编辑/杨慧君